中国储能产业链的结构及全产业链布局状况研究
来源:企查猫发布于:07月30日 07:19
2025-2030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储能产业链结构及全产业链布局状况研究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动车市场的迅猛增长,储能技术被广泛关注,并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之一,其储能产业链结构和全产业链布局也备受研究关注。
储能产业链是指由储能材料、储能设备、储能系统及配套设备、储能运营服务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条。中国储能产业链结构较为完整,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中国储能产业链结构中的储能材料环节相对薄弱。储能材料是储能技术的核心,目前中国在储能材料领域的研发和生产相对滞后。特别是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等方面,中国储能材料的研发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这也限制了中国储能产业链的竞争力,必须加大储能材料的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储能设备环节在中国的产业链布局中相对较为完善。中国的储能设备制造企业众多,不仅具备丰富的制造经验,而且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例如,中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设备供应商之一。此外,超级电容器、压风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储能设备也获得了广泛应用。这些储能设备的发展为中国储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储能系统及配套设备环节在中国的产业链布局中仍存在一定差距。储能系统是将储能设备、电力电子变流器、能源管理系统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储能控制与运营的关键环节。目前,中国储能系统制造企业在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上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较大差距。同时,储能配套设备,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电力电容器、超导磁体等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加强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工作。
最后,储能运营服务环节是储能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储能系统的运行维护、数据监测、能量交易等。中国的储能运营服务市场规模较小,服务水平和品质有待提高。为推动储能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储能装机容量、带负荷能量、运行数据等统计监测体系,促进储能运营服务的规范化和优化。
综上所述,中国储能产业链结构相对完整,但仍存在材料环节相对薄弱、储能系统及配套设备环节差距较大、储能运营服务市场规模小的问题。为推动中国储能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应加大储能材料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储能系统及配套设备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建立完善的储能运营服务监测体系。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储能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只有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才能将中国储能产业推向新的高度,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